南宋朱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、理学家。他出生在尤溪,后来又离开尤溪,定居于崇安。尤溪最有名的风水应该算朱熹的诞生地。
朱熹的父亲朱松,在政和八年(1118)被授以政和县尉,于是在这一年入闽。宣和二年(1120)五月,朱松的父亲朱森去世。朱松因丁忧离任。宣和五年(1123)八月,服丧期满,朱松被调任尤溪县尉。建炎二年(1128)又调任长乐县官。建炎三年十二月,朱松又暂时代理建州职务。就在这期间,“闻有虏骑自江西入邵武,遂弃所摄,携家上政和,寓垄寺”。建炎四年(1200)五月,“龚仪叛兵烧处州,入龙泉”,于是又“买舟仓皇携家下南剑,入尤溪”。这时在尤溪的有朱松夫妇、朱松母亲程五娘、朱松的长子及次子、朱松的两个弟弟朱柽与朱槔。
朱松避寇来尤溪,寄居在郑安道的南溪别墅。郑安道,号义斋,其子郑德与。朱松任尤溪尉时,郑德与为尤溪宰。郑义斋故居在城北玉釜山下,溪南馆舍是其别墅。朱松正是因为与郑德与的这层关系,才得以寓居于郑氏的南溪别墅。
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午时,朱熹便在南剑州尤溪县城青印溪南的郑氏馆舍诞生。朱熹出生后,朱松曾求人算命。卜者说:“富也只如此,贵也只如此,生个小孩儿,便是孔夫子。”
朱熹出生后,其家数次逃难。绍兴元年(1131)二月一日,朱松携家自尤溪逃往古田。六月后寄居在长溪龟灵寺。绍兴二年正月初,朱松又因避难从长溪携家逃往福州,渡鸡屿洋,寓桐江。正月九日,朱松又携家由桐江回到尤溪。这时朱熹三岁。朱松也在这个时候被举荐为泉州石井镇(今晋江安海镇)监税。五月,朱松携家到石井镇就任。绍兴四年(1134),朱松应诏入都临安前,携家再次回到尤溪,这时,朱熹开始学习小学。
据真德秀《西山读书记》卷三十一所录李方子《紫阳年谱》载,“先生幼有异禀,五岁入小学,始诵《孝经》,即了其大义,书八字于其上曰:‘若不如此,便不成人。’间从群儿嬉遊,独以沙列八卦象,详观侧玩。又尝指日问于吏部曰:‘日何所附?’曰:‘附于天’。又问:‘天何所附?’吏部奇之。”(吏部,即朱熹的父亲朱松,曾任吏部员外郎。)可见,朱熹五岁在尤溪入小学,诵《孝经》,在沙洲用手指画八卦,向父亲问日、问天,都是事实。《南溪书院志》所辑蔡觉轩(即蔡模,蔡沈之子)作文公年谱大略称朱熹绍兴三年癸丑问天、绍兴五年乙卯沙洲画卦、绍兴七年丁已通《孝经》大义。绍兴四年三月,朱松召试馆职单身从尤溪入都时,其家小仍在尤溪。九月,朱松母亲程五娘去世,朱松丁忧回到尤溪。由于朱松父亲朱森葬在政和感化下里护国寺南(今政和县铁山乡凤林莲花峰),朱松便将其母葬在政和将溪铁炉岭下。据苏州大学束景南考证,朱松为庐墓守丧,于绍兴五年携家离开尤溪,移住政和星溪。这一年,朱熹六岁。从这时开始,朱熹便在政和的星溪书院、云根书院及湛卢山中刻苦读书。
可见,朱熹在尤溪从出生到离开的时间只有五年,而且,其间还两度离开尤溪,一次为避难,一次随父就任到泉州石井。
朱熹诞生的房子为午子兼壬丙,酉水来,卯水去。四周群山环抱,高耸入云。
下面为尤溪朱溪诞生地的一些景物:
朱熹亲手种植的樟树:

罗昭祥在朱熹故居:

以下为历代先贤赞美朱熹


















图罗昭祥眺望朱熹出生地:

|